编者按:
半个多世纪前的结婚证、一枚珍贵的旧徽章、泛黄的老车票、“电匣子”收音机、斑驳的粮票、老式缝纫机……这些颇具年代感的物品,见证并记录着一个时代。大到国家发展、社会进步,小到家庭生活、个人命运,反映翻天覆地的变化,也有治愈心灵的暖心故事。
2025年5月18日国际博物馆日起,上游新闻、小红书联动推出《民间博物志》系列报道,寻找个人、家庭收藏的“老物件”,讲述背后承载的时光记忆。
在第四期的故事里,让我们一起从何伟用陶土捏出的微缩景观中,去寻找那些旧日时光里留下的美好记忆。
何伟制作的老房子
你还记得小时候长大的地方吗?
村里的土坯房屋,青瓦红砖泥墙。
城市里的筒子楼,窗台上带着铁栅栏,老式的摇椅洒上了阳光……
展开剩余83%在何伟的手下,陶土被捏制成小小的“建筑材料”,用它们一点点搭建出家具、家电、阳台、房屋,还原出每个人心里那段最为珍贵的记忆。
何伟
从照片里走出的老屋记忆
一张照片,何伟就可以让记忆中的场景走出照片,做成巴掌大小的微缩景观。
但制作这样一个成品并不容易,因为所有材料都是何伟自己用陶土捏制的,做一个阳台可能要用半个月左右的时间,做一个小房子要用一个月左右。
靠着精湛的手艺,很多粉丝看了他的作品后,都希望能够找他定制出自己记忆中的“老家”。
何伟制作的作品
前些天,一个网友找到何伟,希望能够定做一个20多年前老屋的阳台,在父亲生日的时候送给他。
原来,这名网友的父亲曾经常常坐在老屋阳台的椅子上喝茶和休息,即使已经搬走了20多年,父亲依旧无比怀念老屋的阳台,常常提起,虽然现在房子更大更宽敞了,但再也找不到当年坐在老屋阳台上的感觉。
简单的木椅,背后的家具,老式的阳台,温暖阳光透过防盗栅栏洒了进来......
虽然因为时间过于紧迫,网友在父亲生日之后才拿到了成品,可父亲在收到这份珍贵的礼物时依旧感动地红了眼眶。
何伟制作的作品
芝麻大小的瓦片
“和很多网友接触之后我发现,不只是我自己,很多人都对自己曾经生活过的地方,有着很深的眷恋。”何伟说,之前有一个网友,想要他照着照片,帮忙做出自己小时候在山东农村的老家,一个由四间小房子组成的家。
网友说,他从小在这个房子里生活,长大后在大城市里上班便很少回家,只有年迈的父亲生活在那里。后来父亲过世了,他常常会想起老家,格外思念。
想要做一个完整的微缩房屋,是一个很复杂的过程,何况是四个。为了完成网友的嘱托,何伟自己动手制作模具,用芝麻大小的瓦片和不到两毫米大小的“砖头”,用了半年时间,完美还原出了照片里的四间老屋,细节满满,但最大的一间房子也控制在了八点几厘米,巴掌大小。网友在拿到成品后,感动得泪流满面,决定将其作为传家宝来收藏。
“我在做好这套作品的时候,自己也很感动。”何伟说,一方面是作品完成时带来的成就感,让人高兴,另一方面,他感觉自己在做一件非常有意义的事情,帮助到了别人。
记忆中的阳台
从修理工到手工达人
何伟今年46岁,是重庆合川人。他以前做家电维修生意,在重庆陈家坪和开州都开过店铺,经营过很多年。
“我从小就喜欢玩泥巴、做手工这些,长大后因为工作的原因,没有时间来做手工,但是一直心心念念。”何伟说,后来,他在家闲来无事,便又捡起了手工这个爱好。
最开始,何伟在网络上学习技术,然后自己研究后动手去做,并且根据自己记忆和照片中老家的样子,做了一些成品出来。
老房子里的那些旧日时光,留下的都是美好记忆
“我对自己从小长大的农村老家有很深厚的感情,我做了老家的厨房、卧室......”何伟说,朋友看到这些作品后,便劝他上传到小红书,说那里有很多有相同爱好的年轻人。
2024年下半年开始,何伟把自己的手工作品上传到了小红书上,不到一年的时间里,收获了近万名粉丝。
何伟制作的作品
“我交到了很多相同爱好的朋友,我们会一起讨论手工技术,也收获了不少找我定制微缩景观的‘客户’。”何伟说,他在制作微缩景观的过程中收获了很多快乐。
夕阳洒落在阳台,你想到的是什么
网友定做的微缩房屋
上游新闻 记者 宋剑 本文图片均为受访者供图
发布于:重庆市股票配资专业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