潘愚非启蒙教练周立超:让不服输的劲儿影响每一位队员
瑞士伯尔尼时间6月15日晚,2025年攀岩世界杯伯尔尼站男子攀石赛决赛正在进行。当中国选手潘愚非颤抖着完成最后一个抓点,计时器定格的那一刻,全场掌声雷动。他以84.2分斩获金牌,成为首位在世界杯攀石赛中登上最高领奖台的中国选手。
9275公里外的广州,已是凌晨。周立超盯着手机屏幕,握紧了拳头,他咬紧牙关,无声挥舞了好几次。夜深人静,他无法大声欢呼,但爱徒的成绩,却让他抑制不住激动的情绪。“他做到了,他突破了自己。”周立超说。
周立超是广州市攀岩队教练,也是潘愚非的启蒙教练。“从2008年到2014年,我看着潘愚非成长。如今他成了‘第一人’,我倍感自豪。”周立超说。
挑战自己,从不认输,在周立超看来,这是潘愚非最优秀的品质。他正将这样的品质融入教学和训练中。
“身上有股子不服输的精神”
攀岩世界杯伯尔尼站决赛那晚,了解潘愚非的观众发现,他爬得有些吃力:两只小臂的拉伤尚未完全痊愈,双臂依旧贴着肌贴;在爬三号线时,他抬起左腿的动作去寻找下一个支点,有了明显的停顿。这个动作在平时,对他并不算挑战。
而他的对手——法国选手沙尔克,表现得更为从容。在前三条线路全部到顶,暂列第一。
关键的第四条线,潘愚非首次尝试失败,但他在第二次攀爬中一边呐喊一边顽强登顶,而沙尔克没能完攀。最终,潘愚非以84.2分反超沙尔克0.1分夺冠。
6月15日,潘愚非在决赛中。新华社
凭借顽强的意志力,克服伤痛带来的影响,努力实现目标。这股子不服输的劲儿一直存在于潘愚非的身上,在周立超看来,这是潘愚非夺冠的关键。
“运动,天赋很重要。比如攀岩,腿长、臂展长的运动员就更占优势。”周立超坦言,在同批学员中,潘愚非的身体条件并非最优秀的那个。“但他却是最勤奋的那个,练得最多、想得最多的,他说第二,没人敢说第一,他似乎永远有使不完的劲,耐力非常棒。”
潘愚非参加过几次比赛,都拿到第四名,因此还有个“千年老四”绰号。但他有种不服输的劲头,每次结束比赛,都会仔细地复盘,然后针对薄弱的项目一直练习。
周立超相信,潘愚非一定会在攀岩这条道路上走得更远。“不久之后,就是潘愚非25岁的生日,他已经是国家队的老将了。但我相信,不服输的精神加上丰富的经验,他一定会取得更好的成绩。”
“让每一个队员都能学会这种精神”
6月17日下午5时,在广州大学城体育中心攀岩训练场地,尽管大雨滂沱,数十名攀岩队的队员们仍坚持训练。
周立超正指导着周语和如何使用新技术。“没有着力点,你就要学会用腰腹发力,要用身体对抗的力量。”他朝着正在攀爬的周语和大喊。
“我感觉我做不到,很难发力。”周语和回应着。
“你就按我说的方法试试,你可以的。”周立超重复了一遍动作的技术要点。
几次尝试,周语和成功了。从岩壁上下来时,她脸上写满了自豪。
也许是受到潘愚非夺冠的鼓舞,大家的训练热情高涨,都攒着一股劲。“我是练难度项目的,我希望今后也能像潘愚非一样站在世界比赛的领奖台上。”队员蒋悯毅今年12岁,入选过国少队的他有了新的目标。“今后会加倍努力,争取站在更高的领奖台上。”
“我希望能够将潘愚非这股不服输的精神传递给每一位学员。”周立超笑着说。
如今,越来越多人参与到攀岩中来。10年前,攀岩还是国内运动圈的小众项目,被称作“岩壁上的芭蕾”。如今,这项运动已悄然走进大众生活,青少年培训体系也越来越完善。
“像广大附中,2021年就组建了攀岩校队。我们也希望让更多喜爱攀岩的孩子得到更专业的培训和发展。”周立超表示,他和教练团队会不断精进,给孩子们提供更科学的指导。
攀岩项目的发展也越来越快速。据了解,洛杉矶奥运会的攀岩项目金牌数量将增至六金,速度、攀石和难度均设置奖牌,攀岩运动的多元魅力将在洛杉矶奥运会上得到全方位的展现。
作为启蒙教练,周立超希望潘愚非能够再接再厉,争取更好的成绩;作为广州市攀岩队教练,周立超希望自己的队员们能够在未来取得更好的成绩。
“希望大家都能加油!”离别时,周立超和记者说了这句话,随后又重新投入到训练中。
采写:南方+记者 梁时禹
摄影:南方+记者 姚志豪(除署名外)
股票配资专业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